印度公布首艘核动力航母研制时间表:计划2037年正式服役,还将研发六代机,希望2030年有62架“阵风”战斗机服役
据路透社日前报道,印度国防部在其发布的《2025年国防现代化路线图》中正式宣布,将启动该国第二艘国产航母、也是首艘核动力航母的建造计划。报道提到,印军宣称,“未来几十年,随着国家面临更大的挑战并承担更
···
A股收评 | 沪指三连阳 创业板指跌1.62% 影视板块走高
据XM外汇官网APP报道,高盛港股股更随着港股投资氛围回暖、长线新股盈利效应提升,资金增加注近期有超过30万人参与新股认购。新股行业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在媒体采访中表示,配置今年香港IPO的受关基石投资者中外资比例显著上升,从不足20%提升至28%。高盛港股股更尽管仍低于2020和2021年的长线热潮,海外养老金和主权基金等偏长线资金的资金增加注增加让人感到乐观。
付思认为,新股行业这些投资者的配置持仓相对稳定,他们更注重中长期的受关基本面分析,因此此次IPO后许多公司的高盛港股股更表现相对稳定,这可能成为本轮IPO的长线一大特征。他提到,资金增加注尽管行业竞争激烈,会有整合趋势,行业龙头凭借更充足的资本和更优的资源,最终将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偏长线资金特别关注这一长期趋势,因此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H股相较于A股有着更小的折让,甚至出现溢价现象。
付思指出,除去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今年上半年香港IPO融资额达到141亿美元,超过美国纳斯达克和纽约交易所。尽管宁德时代(03750)集资达到410亿港元,恒瑞医药(01276)和海天味业(03288)也各自筹得超过100亿港元,但与2019至2021年间的大型IPO相比,今年香港IPO的平均融资规模仍显不足。
他强调,目前申请中的公司规模普遍不大,总集资额预计将以缓慢渐进的方式增加,而不会如2021年那样爆发式增长。他认为这对市场流动性是有益的,目前的市场状态较为健康。截至7月中,年内香港新股融资总额为1250亿港元,规模尚未达到总市值的1%。